公告版位

機捷直達車座位狹窄 被譏像「娃娃車」

更新日期:2011/09/29 10:05 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捷運普通車昨天首度亮相,尚未抵台的直達車車廂,卻因座位狹窄,遭網友諷為「娃娃車」,對坐的乘客即使互不相識,也被迫要面臨「促膝長談」,情況尷尬。還有民眾建議,機場捷運直達車座位設計如此「親密」,乾脆配合政府鼓勵青年安心成家政策,作為「相親列車」使用。

 

台鐵座位間距為一百一十二公分,高鐵普通車廂座位相距一百零四公分,商務車廂為一百一十六公分。交通部高鐵局坦承,相較於台鐵、高鐵座位間距,機場捷運確實較為窄小,主要是車廂納入行李架及輪椅空間,每個車廂廿公尺,就需容納五十四個座位,空間確實不夠大。

 

機場捷運直達車座位採「非」字形排列方式,前座中心點與後座中心點相距八十公分,比台鐵、高鐵短少至少廿公分以上,才會出現「娃娃車」的質疑聲浪。高鐵局表示,機場捷運符合捷運系統座位間距七十五到八十五公分規範,考量捷運搭乘時間較短,影響不至於太大。

 

高鐵局過去依照台北捷運里程單位,推算機場捷運系統費率,初估由台北車站到桃園機場的普通車,捷運售票要價為一百六十元,也遭網友批評「座位、速度不如高鐵,票價卻直逼高鐵」。

 

高鐵局表示,機場捷運費率目前尚未訂定,依規定機場捷運公司應在通車前一年提出,最快將在明年六月出爐。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場捷運工程進度超前 103年通車

更新日期:2011/09/29 05:30 楊宗灝、黃如萍/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楊宗灝、黃如萍/綜合報導】

 

馬英九總統昨日視察機場捷運A17領航站機廠工地,並登上普通車廂試乘。馬總統強調,機場捷運工程是「愛台十二項建設」重要代表,也是機場運輸動脈,對提升客貨運量及觀光效益都有指標性意義。

 

高速鐵路工程局長朱旭向馬總統簡報時指出,目前整體進度超前,八月底,已完成全線五十一公里七四.六五%工程。其中中壢至三重路線將於一○二年六月完工,後續三重至台北段也可望一○三年十月全線通車。機場捷運首列日製「普通車」車廂已進駐領航站機廠。

 

機場捷運分直達車及普通車,直達車廂採台鐵對號列車車廂設計,台北到機場行車卅五分鐘;普通車廂比照台鐵電聯車廂設計,台北到機場行車時間五十分鐘。

 

有網友搶先披露尚未正式亮相的直達車廂,座椅間距太窄,大個兒或身型較胖者可能坐不下去;一般旅客加上行李,也會難以動彈。而直達車票價一六○元,等於搭高鐵台北到桃園,太貴了!

 

交通部高鐵局副局長陳正楷表示,機場捷運直達車符合捷運規定的七十五至八十五公分間距規定,且車廂設有行李置物空間、輪椅停放處,又需配置五十四個座位,因此座椅間距很難開展。還好台北到桃園機場僅卅五分鐘,旅客搭車時間不長。

 

至於機場捷運票價,直達車一六○元、普通車八十元是民眾根據台北捷運的票價里程費率推估,並非最後拍板。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站都不停 台北飆桃園擬再設特快車

更新日期:2011/09/29 10:05 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桃園機場捷運路線比台北捷運文湖線還要複雜,沿線坡度超過百分之三的路段占百分之廿七以上,總統馬英九曾一度期望直達車能在廿分鐘內從台北飆到桃園,引發機場捷運如「雲霄飛車」的質疑。

 

馬英九昨天視察桃園機場捷運時,將機場捷運由台北車站到桃園機場的「期望值」,由過去的廿分鐘,上修到廿八分鐘。高鐵局副局長陳正楷透露,未來除了站站都停的普通車,僅停靠兩站的直達車,目前正著手評估「由台北車站直達桃園機場,中間全數過站不停」的「特快車」。

 

陳正楷指出,機場捷運平均車速可達六十到七十公里,最高可達一百公里,每停靠一站因需納入減速靠站、停等、起步等時間,停靠一站相當於增加兩分鐘通行時間。雖然機場捷運路線較捷運文湖線路線複雜,但機場捷運所使用的電聯車與文湖線並不相同,每節車廂皆有動力。

 

高鐵局評估目前僅停靠兩站的直達車為卅五分鐘,陳正楷表示卅五分鐘為「保守估計」,若拿掉中間兩站,從台北車站到桃園機場,「廿八分鐘絕對可行」。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機場捷運 車廂拉環易撞臉 普通車停22站 70分鐘票價80元

更新日期:2011/09/29 06:30 蘋果日報

【李姿慧、張勵德╱台北報導】即將於後年通車的桃園機場捷運普通車車廂昨首度亮相,雖然設計新穎,但《蘋果》記者實測卻發現,車廂內的拉環設計過低,乘客起身站立時頭部易撞到拉環,略顯美中不足。另款本周抵台但尚未曝光的直達車,也傳座椅間距僅八十公分過窄問題、長腿乘客搭乘恐面臨與對座乘客「四腿交纏」尷尬場面。

 

連接台北到中壢的桃園機場捷運,規劃於二○一三年六月先通新北市三重到桃園中壢環北站,二○一四年十月再通台北到三重段後全線通車。直達車共十一列、普通車十七列;直達車車頭紫色,普通車車頭藍色,方便區分。

 

高鐵局表示,未來通車後每十分鐘一班,直達車從台北車站至機場第一航廈約須三十五分鐘,中間停靠台北產業園區及林口長庚醫院兩站,提供登機及行李託運。普通車則是全線二十二站均停靠,從台北車站至中壢環北站約需七十分鐘;票價預估直達車一百六十元、普通車八十元。

 

液晶螢幕可看航班

 

總統馬英九昨前往青埔機場視察時則強調,希望未來機場捷運直達車台北到桃園能縮短在二十八分鐘內。但高鐵局未正面回應。

 

交通部昨首度公開普通車車廂,車廂內部採對坐式座椅,具備三層的行李架、液晶螢幕的航班及高鐵列車資訊看板及輪椅專區等,設計相當新穎,但身高一百七十五公分的《蘋果》記者實測卻發現,站起移動時車廂內拉環易撞擊到頭部,略顯美中不足。

 

直達車座椅間距窄

 

另外,直達車車廂周一晚上剛海運抵達台北港,昨晚及今晚分批運至青埔機廠,但據高鐵局前往日本考察樣品車量測,座椅間距離僅八十公分,遠低於高鐵標準車廂的一百零四公分,更遠遜於台鐵自強號的一百一十二公分。

 

直達車車廂座椅扣除坐墊長度四十二公分,放腳的空間更只有三十八公分長,一百七十五公分以上的乘客恐怕腳會抵到前座;若搭乘到對座車廂,更恐與對座乘客「四腿交纏」。

 

桃園民眾大讚方便

 

高鐵局副局長陳正楷表示,因直達車廂要配置最多五十六個座位,還要設置殘障座位區以及行李區,空間有限,但座椅距離八十公分符合規範標準,捷運時間較短、一下子就到了。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桃園機場捷運將來會有很多外國觀光客和商務客搭乘,它代表的是國門形象,高鐵局不能要大家忍一忍,應想辦法修改和調整。家住桃園的民眾林煜凱表示,有捷運以後到台北不必再擠火車,對桃園人來說很方便,只希望票價便宜一點。

 

桃園機場捷運規劃

 

●路線:台北-中壢

 

●長度:51公里

 

●車站:共設22座車站 (15座高架、7座地下)

 

●車種:

 

◎普通車(每站都停):台北-桃園機場,約50分鐘;台北-中壢環北站70分鐘

 

◎直達車:台北-桃園機場(中間停新北產業園區站、長庚醫院站),約35分鐘

 

●班距:10分鐘內各開1班直達車和1班普通車

 

●通車:

 

◎三重至中壢環北站:2013年6月

 

◎全線通車(台北-三重):2014年10月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是藥物惹的禍!四環黴素牙貼片美白改善

更新日期:2011/06/09 12:56

愛美不分年齡,如果一位面貌姣好的妙齡女子,展露微笑時竟露出一口大黃牙,對於自信心來說打擊甚大。牙齒染色的因素很多,除了經常喝茶、咖啡引起之外,如果小時候服用過四環黴素成分的抗生素,造成牙齒變色,可能就要面對一輩子的黃板牙。

所謂的四環黴素牙就是牙齒會出現類似斑馬的條紋帶狀染色,起因都是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恆齒琺瑯質尚未發育完全的時候,因為感冒就醫,或者自行買藥服用,不小心食用過多的四環黴素抗生素所造成。

這些人最大的困擾是開口說話或展現笑容時,前牙的美觀不佳,早期牙醫只能建議做假牙才能改善。不過醫療技術與器材已經很進步,醫學研究也發現牙齒琺瑯質必需加以保護,因此開始改採冷光或雷射美白的方式。牙醫師黃建憲表示,冷光美白其實並非最適合四環黴素牙的治療方式,因為治療後雖然顏色深的部份會變淺,但是原本顏色淺的部份卻會變得更白,也就是顏色漸層的問題依舊存在。

因此,目前若想改善四環黴素牙,美白貼片是不錯的選擇,目前常使用瓷牙貼片進行,其中包括微貼片、薄貼片跟傳統貼片等不同材質,四環黴素牙則適合採取傳統貼片來治療,因為薄貼片只有0.3mm,太透光可能讓底色的斑馬條紋隱約出現,因此有傳統貼片的厚度較能遮蓋住四環黴素染色牙齒。

在進行牙齒貼片之前,醫師會先跟病人溝通,有些患者的牙齒明暗顏色如果差異不會太明顯,可以先嘗試冷光美白的治療,如果可以透過冷光美白治療得到不錯結果,就不需再做貼片。黃建憲醫師表示,一般正常成年人展現笑容時,會露出六到八顆的上顎前牙,因此大多建議安裝上排前牙的貼片,對於部份想要追求整體美觀、又想兼顧荷包的病人來說,則是建議下排前牙進行冷光美白治療。

治療前醫師跟患者之間的溝通很重要,一般瓷牙貼片會做上顎犬齒到犬齒這六顆範圍,不過有些人微笑時會露到第一小臼齒,可能就需要做到八顆貼片。醫師表示,青少年對於外觀比較在意,遇過十八歲的病人在父母陪同下前來,但是絕大多數以二、三十歲病人為主,其中女性偏多,還有不少像從事房仲業務員這樣的服務業者,因為需要近距離與客戶接觸,特別重視門面。

若是上顎貼片與下顎冷光的療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完成,美國美容牙醫學會 (AACD) 會員宋志豪醫師表示,先進行冷光美白,等牙齒美白治療結束一個月後顏色穩定之後,才能進行上顎貼片的工作。雖然患者大多希望牙齒越白越好,不過還是要顧慮到全口牙齒的整體感,如果貼片顏色太過潔白,反而會感覺突兀,還是要以自然為原則。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卸除「妝」備 掃蕩害肌份子

更新日期:2011/06/10 04:21

記者林欣若╱台北報導

 

卸妝,是卸除疲憊與防備,但這個意味著開始放鬆的動作,經常被草率帶過或虛應了事;徹底卸妝,能為肌膚省去不少麻煩,想要讓肌膚保持在最佳狀態,從今晚開始,妳應該更仔細地卸妝!

 

卸妝,不僅是卸「妝」

 

妳可以一日不擦保養品或偶爾疏於敷面膜,不過,有一件事情絕對偷懶不得,那就是卸妝。不論是濃妝或是淡妝,底妝和彩妝當中添加了太多化學性成分,例如矽靈、防曬成分或是彩妝色素,若長間停留在肌膚上,容易造成過敏或是發炎反應、破壞肌膚平衡以及自然防護機制,導致肌膚提早老化、乾燥脆弱、毛孔粗大、暗沉及斑點問題。所以,不論狂歡到幾點、不論多麼渴望倒頭就睡,還是好好卸妝吧!否則一覺起來,肌膚回報你的可能是更難纏的連鎖反應。

 

肌膚危險因子,也應一併卸除

 

卸除彩妝是卸妝產品最重要的任務,不過殘留在肌膚上的無形汙染,也應一併卸除。RMK品牌創辦人Rumiko認為,現代人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危害肌膚的危險因子,例如空氣裡面的髒污、灰塵以及皮膚本身的油脂,壓力會導致肌膚油脂分泌異常,也會讓肌膚的代謝機能變差,導致更多角質堆積,因此卸妝已不單單是卸除彩妝而已,而是全面潔淨停留在肌膚表面的有害物質。

 

仔細卸妝,預防粉刺

 

卸妝也能預防粉刺,成分專家張麗卿表示,粉刺的前身稱為「角栓」,這是一種半固化的皮脂,容易卡在毛孔漏斗區,或阻塞毛孔變成粉刺,有些卸妝產品添加了杏仁酸或是水楊酸成分,能溶解卡在毛孔的角栓,讓毛孔更潔淨通暢,達到預防粉刺的效果。不論是空氣中的髒汙粒子或是角栓都能藉由卸妝一併清潔,不過張麗卿提醒,專門卸除濃妝或是清潔效果太強的卸妝產品,主要功效為卸妝,如果為了清除空氣髒汙粒子或是角栓而每日使用這樣的產品,會造成肌膚過度清潔,引發肌膚敏感。

 

被汙名化的礦物油 並非粉刺元兇

 

根據尼爾森調查,卸妝品市場逐年成長,目前由卸妝油、卸妝液、卸妝乳三分天下,三種形態的卸妝產品各有不同擁護者,其中卸妝油溶解彩妝的速度最快,對於濃烈的眼妝或是長效持妝力底妝的卸除效果也最佳;不過不少人對卸妝油避之為恐不及,認為卸妝油更容易阻塞毛孔,引發粉刺和痘痘,有些品牌於是推出強調以植物油為主要成分的卸妝油,可避免礦物油造成的肌膚問題。

 

礦物油真的不好嗎?成分專家張麗親認為,礦物油長期被汙名化的原因在於,礦物油本身的質地較為黏膩厚重,為了增加使用的舒適度,以礦物油為主成分的卸妝產品,經常添加「合成酯」好讓礦物油的質地更為清爽,但真正造成毛孔阻塞的是合成酯而非礦物油。此外,礦物油不具化學極性,因此不會滲透到肌膚內造成傷害,對發炎的肌膚或敏感肌而言,反而更安全,不過,礦物油也有等級之分,張麗卿建議,過於廉價或是品牌信譽不佳的產品,應盡量避免。

 

徹底乳化,毛孔保通暢

 

乳化不完全,是卸妝油阻塞毛孔的另一個原因。RMK教育訓練部副課長徐郁嘉表示,許多人把致痘的矛頭指向卸妝油,其實是使用的方式不正確。以卸妝油輕輕按摩臉部,讓殘妝和油脂完全溶解於卸妝油,之後應先將手沾少許水成半濕狀態,繼續按摩肌膚至卸妝油產生白濁狀,直到完全無油感,再用大量的水沖洗,如此才能將殘妝汙垢完全帶出,讓毛孔保持潔淨狀態。

 

再度清潔的必要 解除肌膚危機

 

彩妝品牌創辦人Bobbi Brown在她所著的「完美彩妝」一書中提到:「為了徹底卸妝,採用多重步驟的卸妝程序來清潔肌膚是必要的。」Bobbi Brown認為,偷工減料的卸妝步驟會造成肌膚危機,真正的卸妝,應從眼唇卸妝開始,接下來使用卸妝乳或是卸妝油,一步一步將汙垢從臉上移除。

 

張麗卿也建議,為了避免卸妝產品殘留,最好以泡沫洗顏產品再度清潔,才是徹底卸妝,有些品牌推出洗卸合一的產品,省去再次清潔的麻煩,想要測試這類產品的卸妝能力,不妨在卸妝後以化妝水沾濕化妝棉輕輕在臉上擦拭,觀察是否仍有殘妝。張麗卿提醒,肌膚的反應是直接且立即的,若是發現肌膚越來越粗糙、越來越多粉刺或是暗瘡,很有可能是妳挑錯了卸妝產品。

 

卸妝有技巧 輕柔不拉扯

 

每日擦拭保養品、上妝以及卸妝的過程中,肌膚反覆遭受拉扯,這些不經意的動作,其實也會累積傷害,徐郁嘉觀察到,有些女生會抱怨,上妝越頻繁、老得越快,其實是因為在卸妝時,過度拉扯肌膚,導致細紋越來越多。

 

「清潔的關鍵在於成分,不在力道」,徐郁嘉說,好的卸妝產品僅需輕輕按摩,就可完全包覆彩妝汙垢,力道越重不但不會加強清潔效果,反而會因為過度摩擦和拉扯,造成肌膚傷害。正確的卸妝按摩應從下巴開始,慢慢地由外而內、由下而上畫圈,手指的力道僅需停留在肌膚表層,不要拉扯到肌肉,就可避免鬆弛。如果一日必須卸妝的次數超過兩次,眼妝的卸除次數最好只有一次,因為眼周肌膚特別脆弱,經不起反覆卸妝拉扯。

 

圖片提供╱ALBION、A.Y.E、benefit、laura mercier、Melvita、RMK、SOFINA、The Body Shop、佳麗寶、嬌蘭、旁氏、黛珂、肌膚之鑰、伊麗莎白雅頓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吃蒜薑蜆菇 強化代謝抗「塑」

更新日期:2011/06/08 10:01

塑化劑毒素吃下肚,民眾平常可以靠食補來幫助代謝,像是蒜、薑、菇等等,都可以強化身體解毒的功能,再搭配抗氧化的蔬果,像是蔓越莓、番茄或是花椰菜等等,來修補受損細胞。

 

料理這道百菇餐,大火快炒後再用高湯慢火精燉,不論是珊瑚菇、杏鮑菇或者是秀珍菇,除了好吃之外,還能夠幫你對抗塑化劑。

 

殘留在體內的塑化劑,會讓人體內的細胞老化,所以多吃抗氧化的蔬果特別重要,另外可以增加代謝功能的大蒜、薑、蜆、紅棗等等,多吃可以強化肝臟解毒。

 

其他像是富含維他命C的蔓越莓, 有花青素的花椰菜和葡萄,還有茄紅素多多的番茄、李子等等。都是多吃多健康的食物,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就能把塑化劑的傷害降到最低。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家:保健食品 天然的不一定最好

更新日期:2011/06/08 09:25

標榜天然提煉的保健食品中也檢出含塑化劑、歐洲的西班牙黃瓜和德國芽菜出現大腸桿菌,令人擔憂所謂的「天然、有機」食品到底可不可靠。專家表示,天然的不一定好,合成的也未必壞,民眾攝取營養不需抱持這種迷思。(戎華儀報導)

 

有句廣告詞說「天然的尚好」,專家卻有不同的看法。市面上部分保健食品強調以天然原料製作,實際上仍須經過加工,讓產品保持穩定。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鄭慧文表示,保健食品無論天然的或者合成的,吃進肚子裡提供身體的養分其實沒什麼差別。

 

台大食品科技所教授沈立言指出,市面上標榜天然製的維他命在人體中的可利用率只比合成維他命高一點點,售價卻相差七、八百元。「合成的可能一百多快就買得到了,天然的可能要八、九百塊買得到。」

 

鄭慧文說:「很多人有一個迷思,認為天然的就最好,或者是有機的最好,你看像這次德國的豆芽菜基本上強調有機,反而有一些大腸桿菌的滋生在這裡面。」

 

天然的不一定好,合成的不一定壞,沈立言指出,歐洲的西班牙黃瓜和芽菜出現大腸桿菌,顯然在種植過程遭受污染,儘管是生鮮蔬菜,卻造成健康的危害,建議大眾不須對標榜天然的食品有過度的迷思,挑選製作過程有保障的食品才是選購的原則。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返璞歸真 多喝開水自製茶飲

更新日期:2011/06/08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塑化劑風暴,民眾聞飲料色變,營養師認為,此時正是「返璞歸真」,以白開水取代茶飲,以水果代替果汁,若不喜歡白開水的味道,可利用檸檬、百香果、薄荷等水果、植物「加味」,也可自製麥茶、仙楂茶、枸杞菊花茶,健康又省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藍玉芬昨天指出,喝白開水是首選,既環保又便宜,但國小、國中學生仍在發育,每天須攝取一至兩份的奶類,一份為兩百四十西西;她強調,奶類以鮮奶為主,不是調味乳,果汁奶粉是「飲料」,不是奶類來源。

 

有些人不喜歡白開水的「味道」,藍玉芬建議,檸檬、百香果盛產,價位相對便宜,可將檸檬搾成汁,加到白開水,製成檸檬水,或挖出百香果的果粒,調配於白開水,擔心太酸可加些許蜂蜜或糖,既有果香味,也有口感。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師陳穎另建議,將新鮮檸檬洗淨切二至三片,直接加入冰開水,也是檸檬水。

 

茶飲部分,藍玉芬提醒,學齡兒童、青少年最好少喝茶飲,內含咖啡因恐影響神經發育,一般人可煮麥茶或仙楂茶,選擇有信譽的中藥行購買仙楂,煮沸後濾渣、放冷即可飲用。

 

陳穎建議,可自製涼茶、枸杞菊花茶或烏龍茶;將一千五百西西的水煮沸熄火,放入六克薄荷或巿售茶包二至三個、紅茶茶包一個、甜菊葉少許,約五分鐘後濾出殘渣置涼即為涼茶。將十朵乾菊花、十餘粒枸杞以八百西西熱水沖泡,靜置約三至五分鐘過濾,加入冰塊即成枸杞菊花茶,或將水煮沸後放入茶包,浸泡卅分取出茶包,放涼就是現成即飲的烏龍茶。

 

果汁部分,藍玉芬說,新鮮水果比果汁好,一杯柳丁汁可能用掉四至五顆柳丁,吃水果熱量比果汁低,又有飽足感,一天喝果汁不要超過兩百五十西西,搾果汁後不要濾渣,盡量不要加糖,攝取原味。

 

果醬也捲入塑化劑風暴,藍玉芬建議,發育中小朋友每天需攝取兩份奶類,若不敢喝鮮奶,可以起士片做三明治,既可攝取奶類,也能避開果醬。自製果醬,可選擇草莓、蘋果等果膠較多的水果,切小丁加糖、加水熬煮,過程中不時攪拌,避免焦化,待一定濃稠度後,即可作為果醬。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女皺紋越多 骨質越疏鬆

更新日期:2011/06/08 02:52 蔡鵑如/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蔡鵑如/綜合報導】

 

女性一過中年,容貌方面最害怕滿臉皺紋,健康方面最擔心骨質疏鬆。美國最新一項研究更顯示,這兩項中年熟女「噩夢」,竟然有密切關係:四、五十歲的停經後婦女皺紋越多,骨質密度就越低。

 

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生殖內分泌學家芭爾(Lubna Pal)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六日在「內分泌學會」於波士頓舉行的年會上發表論文。芭爾表示,未來醫師或許不必仰仗更昂貴的科技,只要以皺紋加上其他臨床風險因素,就能確認高風險骨折病患。

 

芭爾的團隊找來一百十四位年齡介於四十五至五十四歲,停經不到三年,不曾服用荷爾蒙療法藥物,也未接受拉皮等整形手術的女性。

 

研究人員先以目測方式,就每人臉部與頸部多處的皺紋數與深度進行評分,並以硬度計測量這群婦女額頭和臉頰皮膚的硬度,再以X光分析其骨質密度。

 

芭爾指出,他們發現皺紋越多越深的停經女性,骨質密度比皮膚較平滑者低,臉部與額頭皮膚較緊實者,骨質密度更高。

 

研究人員檢測的各部位骨骼(如臀部、腳跟、腰椎),全都適用於骨質密度與皺紋間的關連性,且研究結論也與年齡、體脂率和其他會影響骨質的因素無關。芭爾認為,關鍵可能在於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人體皮膚和骨骼共同的構成要素,人類年紀漸老,膠原蛋白成分會隨之改變,就會導致皺紋加深、皮膚鬆垮和骨質退化。

 

但芭爾的團隊也指出,仍需長期研究以證明皺紋和骨折風險之間的關係:「對老年人來說,骨折(尤其是股骨頸和髖骨骨折)常釀成致命傷害,我們希望弄清楚,能否以皮膚皺紋鑑別較可能骨折的婦女。」

infohanka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